隋煬帝陵遺址公園標識(LOGO)投稿階段已圓滿結束。在此,我們謹向所有參與投稿的朋友們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得益于您的熱情參與和創(chuàng)意支持,我們得以從眾多優(yōu)秀作品中遴選出20件作品,進入下一輪網絡投票環(huán)節(jié)。
4月14日至4月21日,我們將在微信公眾號平臺進行網絡投票,誠邀您的參與,根據投票排名,我們將選擇得票前十的作品進入下一階段的專家評審。
揚州城大遺址保護中心
(隋煬帝陵遺址博物館)
2025年4月14日
更多作品詳情請見介紹
以下是本次入選參賽作品的簡介。您可以在上方或公眾號底部菜單中參與投票,我們誠邀您的參與。
一號作品
設計理念:
二號作品
設計理念:隋煬帝陵遺址公園的標識以“隋”拼音首字母“S”為設計元素,朱紅色為主色調,融入上下對稱的塊面、線條,上小下大的“覆斗”形狀與“鏡鑒”,體現了隋煬帝墓遺址建筑外形、中國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風格的完美結合。這個設計不僅美觀大方,而且富含深厚的文化內涵,成為了隋煬帝陵遺址公園的標志性形象:標識外為同心圓,上下分別是隋煬帝陵遺址公園中文和英文。
三號作品
設計理念:
四號作品
五號作品
設計理念:整體設計以隋煬帝陵墓室上方的主建筑外觀為基礎,配合其在鏡鑒池里留下的倒影,中間方形的部分以隋煬帝墓出土的隨故煬帝墓志為設計原型,主要用墓志的形狀來設計。圖案的左上角是蜿蜒的運河水,凸顯隋煬帝最大的功績開鑿大運河,值得一提的把整個圖案倒轉過來,墓室的主外觀配合波浪圖案就像是在運河上行進的舟楫,倒影部分就像船上滿載的貨物。正看的時候好像是傾覆的船,反過來看是行進的船,一如隋王朝給歷史留下的深刻教誨“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六號作品
七號作品
設計理念:
八號作品
設計理念:本標識以隋煬帝陵遺址公園主體建筑“覆斗”形造型構成的的畫面,表達隋煬帝陵遺址公園的主題,突出標識的可識別性。金色代表皇家氣象。書法手繪筆觸加強標識的韻味增強唯一性避免雷同。標識現代感強,含義豐富,容易理解,讓人過目難忘,會給人留下較好的第一印象。適宜于印刷及在各媒介運用展現,便于后期視覺識別系統(tǒng)(VI)延展,并適合各種場合和載體使用,滿足不同材質制作的需要。
九號作品
設計理念:標志以隋煬帝陵遺址公園標志性建筑為重要元素進行圖形設計,整體以流線形式展現,體現“帝王之冠”和“大運河水”的理念,同時呼應了公園主體建筑“落地的皇冠”的概念。突出隋煬帝作為千古一帝的君王之氣和對古今中國的貢獻?!敖稹痹诠糯鸀榈弁踔?,因此標志整體以金色為主要顏色。字體設計方面以黑體搭配無襯線英文,使標志整體辨識性增強的同時更加具有現代性和美觀性。標志整體體現隋煬帝陵遺址公園作為公共博物館的新質力和歷史傳承、歷史傳播功能。
十號作品
設計理念:以“回”字為骨架,將北斗七星嵌入“回”字中心,呼應墓室穹頂的紫微星布局,暗喻古代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北斗七星組成一個“隋”字首字母,外圍光耀輪轉,象征古今的時空聯結。主色調鎏金與藍,鎏金一是代表時光,二是代表出土文物的鎏金質感,象征歷史的厚重,靛藍則隱喻運河水色以及隋煬帝陵建筑。
十一號作品
十二號作品
設計理念:標識創(chuàng)意以隋煬帝陵遺址公園的建筑外觀為設計主體,代表了隋煬帝陵遺址公園形象的專屬特性。隋煬帝陵遺址公園的建筑外觀取自隋唐時期帝王陵墓“覆斗”形制,被譽為“落地的皇冠”,遺址公園展示了隋代歷史和隋煬帝陵考古發(fā)掘出土的精美文物,代表了隋煬帝陵遺址公園開展公眾考古、研學游活動、策劃考古文物展覽,推動考古研究成果轉化和社會共享,展示了隋煬帝陵遺跡、文物和璀璨的歷史文化,打造集文化考古研究、文物展示、科普教育和參觀游憩功能為一體的特色公共空間。標識寓意深刻,易于識別,適合在各種載體應用與推廣。
十三號作品
設計理念:
十四號作品
設計理念:
十五號作品
設計理念:本logo以隋煬帝陵為核心主題,通過對“隋”字的創(chuàng)意變形,將文字與陵墓的外形巧妙融合,旨在打造一個既具獨特視覺識別性,又能深度傳達隋煬帝陵歷史文化底蘊的標識。
十六號作品
設計理念:標志由遺址公園主體建筑剪影形態(tài)為藍本,將其極度簡化,形成極簡線條勾勒樣式,體現皇陵遺址的壯闊氣派。搭配策書名稱,彰顯古典東方韻味。
十七號作品
十八號作品
設計理念:
十九號作品
設計理念:
二十號作品
設計理念:
作品展示詳見(復制以下鏈接進瀏覽器查看):
https://mp.weixin.qq.com/s/mSQE4ok83N0JU026hW-Yxw